產品展示
澄清型碟式離心機
碟式離心機也叫碟片離心機,碟式分離機,屬于立式離心機的一種,碟式離心機種類和規格很多,但就其分離過程實質而言,基本上可分為離心澄清和離心分離兩種過程,離心澄清簡單地說就是固體和液體分享,離心分離則是液液固三相分離。碟式離心機主要適用于固形物低于5%,固相顆粒直徑大于0.5微米的物料的分離與澄清。碟式離心機的常見排渣方式有三種,活門排渣碟片離心機,人工排渣碟片離心機,噴嘴排渣碟片離心機。人工排渣碟式離心機是間隙操作型離心機,懸浮液中固體含量太高時,不適合使用。噴嘴排渣的碟式離心機的噴嘴始終是開啟的,因此連續排出的殘渣中含有較多的水分而成漿,一般沉渣的固相濃度可比進料的固相濃度提高 5~20倍。當噴嘴以活門取代,則活門平時是關閉的,當鼓壁上積累一定量的沉渣后,活門在沉渣的推力下被打開而排出沉渣。
關鍵字:
碟式澄清型離心機
碟式分離機
澄清型離心機
分享到:
產品描述
工作原理
碟式離心機的種類和規格很多,但就其分離過程實質而言,基本上可分為離心澄清和離心分離兩種過程。碟式離心機可快速連續的對固液和液液進分離,是立式離心機的一種,轉鼓裝在立軸上端,通過傳動裝置由電動機驅動而高速旋轉。碟片與碟片之間留有很小的間隙。懸浮液(或乳濁液)由位于轉鼓中心的進料管加入轉鼓。當懸浮液(或乳濁液)流過碟片之間的間隙時,固體顆粒(或液滴)在離心機作用下沉降到碟片上形成沉渣(或液層)。沉渣沿碟片表面滑動而脫離碟片并積聚在轉鼓內直徑最大的部位,分離后的液體從出液口排出轉鼓。
結構
碟片離心機主要由進出口裝置、轉鼓、機蓋、立軸、橫軸、機座、電機和自動控制箱等組成。
1、進出口裝置
進出口裝置除了可以直觀的看到分離前后的液體狀況外,同時也可通過調節該裝置上的流量調節閥,來調節它的分離效果。位于機蓋的上部安裝有取樣裝置,通過取樣化驗來達到效果。
2、轉鼓部分
轉鼓部分是完成物料分離過程并高速旋轉部件,是本機的心臟部分。它通過高精度的錐度配合與立軸相連,獲得動力。轉鼓部分的零件均有出廠編號,不得互換。碟片組按編號順序安裝在分配器上由碟片壓蓋將碟片壓蓋和轉鼓蓋壓緊在轉鼓體上。注意各零件的相位標記必須對齊。以保證出廠前的平衡不被破壞。否則不得啟動設備。
3、立軸部分
立軸是傳遞動力,并裝有增速齒輪(小螺旋齒輪)且高速旋轉部件。因為軸向和徑向均為彈性支承,所以可通過調節立軸的升降高度,使得轉鼓與向心泵、轉鼓與進水罩獲得工作位置。立軸的高度在出廠前均已調整好并鎖定,在無我廠專業人員指導下,不允許隨意調節立軸高度。立軸上的軸承均為高精度進口軸承,不允許用普通軸承替代。
4、橫軸部分
橫軸是將電機的動力傳遞到立軸和轉鼓的主要部件。由電機、聯軸器、液力偶合器、傳動軸、大螺旋齒輪和剎車輪等零件組成。其結構緊湊,運轉平穩。采用液力偶合器傳動,同時起到過載保護作用。大螺旋齒輪在運轉過程中連續不斷地將潤滑油飛濺到各傳動軸承,使所有軸承得到很好的潤滑作用。
剎車裝置是用于機器在停車時能快速地通過機器的共振轉速區域,減少停車時間,避免了機器因共振引起的損壞。
5、機蓋
機蓋是連接機身和進出口裝置的部件,它由上蓋、下蓋和進水罩等部件組成。上蓋頂部的調整墊片用來調節向心泵的高度,確保向心泵處于最佳位置,并且使得高速旋轉的轉鼓部件和向心泵絕不會擦碰,損壞零件。該高度在出廠前均已嚴格調節正確,一般用戶無須變動。除非檢修立軸時可能調整。
下蓋主要作為排渣通道,并設計有專用于裝拆小活塞、閥體的通孔,作為檢修小活塞、閥體的密封情況以及更換密封圈時使用。無需將整體轉鼓拆卸。注意在每次裝、拆過程中必須將零件表面清理干凈,均勻涂上潤滑油,防止損壞密封圈。
參數
型號 |
DHC230 |
DHC300 |
DHC400 |
DHC500 |
處理能力 L/H |
50-300 |
500~800 |
1000~3000 |
2000~7000 |
轉速rpm |
~7546 |
~8060 |
~7200 |
~ 6600 |
電機功率KW |
1.5 |
4 |
7.5 |
15 |
尺寸(L*W*H)mm |
700*550*800 |
810*968*1139 |
1495*1130*1485 |
1800*1200*1750 |
重量(kg) |
120 |
580 |
1000 |
1800
|